服務熱線
17767100947
現如今政治、經濟、科學技術都在迅猛地發展,人們對于生活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實驗研究方面的投入也逐漸提高,這對于實驗研究的準確性來說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影響實驗研究準確性的因素通常有:設計思路、操作過程、實驗器材等,而我們通常投入較少、容易被忽略的一點則是實驗器皿清洗環節,對于一些比較精密的實驗來說,實驗器皿中存在細微的雜質都有可能導致實驗結果的偏差甚至失敗,因此實驗室玻璃器皿的清洗也尤為重要。
傳統的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是靠人工清洗的,清洗用品則是肥皂、洗衣粉、洗潔精或自行配置的酸堿清洗劑等,清洗用水一般是自來水,這就可能造成試驗后殘留物無法清洗干凈、清洗劑本身的殘留、清洗用水中雜質的殘留等問題,同時導致了實驗結果與預期的偏差。
例如配體的純度對于做不對稱催化的,以及利用配體來改進某些金屬催化反應的化學工作者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清洗過程中有雜質的殘留,就會導致前后配體的純度差異,反應條件篩選前后不在可比較前提下進行,因而實驗結果無法重復,無法根據實驗結果分析設計下一步實驗方案,改進試驗結果,一些好結果也由此被埋沒。
對普通民眾來說,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的檢測實驗應該是比較精密,檢驗結果較為、的。zui近跑了一趟市食品藥品檢驗研究院,發現實驗室里玻璃器皿的清洗仍然沿用著傳統的手洗方式,而一些研究人員在訪問調查中也反映到,雇傭人工手洗效果不佳,實驗經常無法出現可觀的現象,也不能保證實驗的可重復性。對于這么重要的一個檢驗機構來說不單單是增大了實驗結果的偶然性和工作量,更重要的是它不能給出的準確的檢測結果,我認為這對于消費者的健康安全和生產企業的正常生產來說都是一種威脅,由此可能造成的危害也是無法想象的。
這表明了我國對于實驗研究室玻璃器皿的清洗還沒有非常重視,很多實驗室清洗的標準還是“內壁不掛水珠",這相較于發達國家來說就落后了很多。美國FDA在1963年GMP法中就有設備清潔作出規定,1967年德國就zui早出產上市了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消毒機,后作為美國FDA清洗標準的制定者,因此發達國家很多實驗室都逐漸淘汰了傳統的人工清洗方式,改用專業的洗瓶機清洗。1978年的cGMP中規定了設備清洗章節,要求清洗設備的主要目的是防止污染或混料。工業界已提出分析檢測的*,如:10ppm;生物活性檢測*,如正常治療劑量的1/1000;或感官*,如“無視在殘留物"等等。
因此實驗室玻璃器皿的正確嚴格清洗是非常值得重視的,在各大實驗室中,、專業化的玻璃器皿清洗機終將逐漸淘汰傳統的人工清洗方式。
如果有讀者想要多交流了解有關實驗室玻璃器皿清洗的方法,請您與我們!